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digi:arm-embedded:ccmp1:ccmp133gs [2023/12/09 17:25] – 创建 robin | digi:arm-embedded:ccmp1:ccmp133gs [2023/12/09 18:17] (当前版本) – [首次更新固件] robin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9: | 行 9: | ||
拿到开发套件后,我们需要: | 拿到开发套件后,我们需要: | ||
- | 1. 准备好终端工具和固件包,将固件卡刷包解压到micro SD卡里; | + | - 准备好终端工具和固件包,将固件卡刷包解压到micro SD卡里; |
- | 2. 连接开发板console口到主机,并在主机上打开终端工具,配置好串口为115200/ | + | |
- | 3. 上电,进入uboot,进行卡刷,完成后进入系统。 | + | |
详见下面操作过程。 | 详见下面操作过程。 | ||
=====首次更新固件===== | =====首次更新固件===== | ||
- | 首先,我们需要准备一张Micro SD卡,然后从Digi的官方固件库中下载最新版本的固件包。由于当前 ConnectCore MP1刚发布不久,我们需要使用最新的DEY版本的固件。固件下载地址: | + | 首先,我们需要准备一张Micro SD卡,然后从Digi的官方固件库中下载最新版本的固件包。由于当前 ConnectCore MP1刚发布不久,我们需要使用最新的DEY版本的固件。固件下载地址:https:// |
- | 首先,请下载需要的固件,地址:https:// | + | |
+ | 默认是用https:// | ||
SD卡请格式化成fat32的形式(16G以下一般windows默认格式化为fat32,但大容量用windows的格式化工具有时会默认格成exFAT,此时需要用磁盘工具来格式化成所需的fat32),将卡刷包解压到SD卡中。 | SD卡请格式化成fat32的形式(16G以下一般windows默认格式化为fat32,但大容量用windows的格式化工具有时会默认格成exFAT,此时需要用磁盘工具来格式化成所需的fat32),将卡刷包解压到SD卡中。 | ||
行 22: | 行 23: | ||
我们还需要在主机上运行终端工具,可以用超级终端或putty,Mobaxterm,xshell等工具。开发板先不上电,找出console口并连接到电脑,在设备管理器或终端工具里就可以看到串口号,此时请在终端工具里配置好波特率为115200/ | 我们还需要在主机上运行终端工具,可以用超级终端或putty,Mobaxterm,xshell等工具。开发板先不上电,找出console口并连接到电脑,在设备管理器或终端工具里就可以看到串口号,此时请在终端工具里配置好波特率为115200/ | ||
- | 如果您有幸成为最早一批拿到开发版的用户,则会发现无法使用官方文档中的卡刷命令来刷固件。这是因为预装的UBoot不是最新版本,所以不支持默认的dey卡刷命令,需要在console下执行下面命令先进行首次卡刷: | + | 如果您有幸成为最早一批拿到开发版的用户,则会发现无法使用官方文档中的卡刷命令来刷固件。这是因为预装的UBoot不是最新版本,所以不支持默认的dey卡刷命令,需要在console下执行下面命令先进行bootloader的初步升级,以便支持以后自动卡刷: |
- | + | <code> | |
- | => fatload | + | update fsbl1 mmc 0 tf-a-ccmp13-dvk-nand.stm32 |
+ | update fip-a mmc 0 fip-ccmp13-dvk-optee.bin | ||
+ | reset | ||
+ | </ | ||
- | => source $loadaddr | + | 上面完成基本的bootloader升级,以后就可以按官方文档中的卡刷方式来进行卡刷。即运行 |
+ | < | ||
+ | run install_linux_fw_sd | ||
+ | </code> | ||
- | 完成第一次卡刷后,以后就可以按官方文档中的卡刷方式来进行卡刷。首次卡刷完成后,重启就可以进入Connectcore Demo的界面。 | + | 首次卡刷完成后,重启就可以进入Connectcore Demo的界面。 |
此后,您可以参考官方的文档进行后续操作。 | 此后,您可以参考官方的文档进行后续操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