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digi:arm-embedded:linux:dey:uboot [2019/02/28 13:21] – 创建 - 外部编辑 127.0.0.1digi:arm-embedded:linux:dey:uboot [2024/01/18 10:37] (当前版本) robin
行 5: 行 5:
 U-Boot dub-2015.04-r12.1+g5ea79be (May 16 2018 - 12:45:15) U-Boot dub-2015.04-r12.1+g5ea79be (May 16 2018 - 12:45:15)
 </code> </code>
-其中dub-2015.04-r12.1就是Digi的UBoot版本号,表明它是基于开源U-Boot v2015.04版本的基础上开发的Digi Uboot版本。+其中dub-2015.04-r12.1就是Digi的UBoot版本号,表明它是基于开源U-Boot v2015.04版本的基础上开发的Digi Uboot版本。注意,UBoot的版本不同平台略有不同,请参考官方文档获取新近的资料
 <WRAP center round important 95%> <WRAP center round important 95%>
 U-Boot定义了默认的一些参数,比如分区大小,默认的文件系统格式等。当U-Boot版本发生重大变化时,不同版本的U-Boot所支持的参数类型和值可能稍有区别。因此当您手动更新U-Boot之后,建议您恢复参数到默认值再进行其它操作。命令如下:\\ U-Boot定义了默认的一些参数,比如分区大小,默认的文件系统格式等。当U-Boot版本发生重大变化时,不同版本的U-Boot所支持的参数类型和值可能稍有区别。因此当您手动更新U-Boot之后,建议您恢复参数到默认值再进行其它操作。命令如下:\\
行 16: 行 16:
 U-Boot一般支持这些接口,Uart Console, DDR和flash闪存(NAND或eMMC),uSD卡,以太网口,I2C, OTP位编程(eFuse),不同的平台所支持的启动方式略有不同,主要有NAND/eMMC/uSD,TFTP,USB(recovery)等方式启动。 U-Boot一般支持这些接口,Uart Console, DDR和flash闪存(NAND或eMMC),uSD卡,以太网口,I2C, OTP位编程(eFuse),不同的平台所支持的启动方式略有不同,主要有NAND/eMMC/uSD,TFTP,USB(recovery)等方式启动。
   * 闪存分区   * 闪存分区
-CC6UL是工业级NAND,CC6/CC6+/CC8是工业级eMMC闪存,它们的默认分区稍有不同:+低端SOM是工业级NAND,CC6/CC6+/CC8是工业级eMMC闪存,它们的默认分区稍有不同,**本文成文较早,没包括双启动和后面的MP系列**,请参考相关的文档以获取更详细资料
 <tabs> <tabs>
   * [[#cc6ul-partition|ConnectCore 6UL]]   * [[#cc6ul-partition|ConnectCore 6UL]]
   * [[#cc6-partition|ConnectCore 6]]   * [[#cc6-partition|ConnectCore 6]]
-  * [[#cc8x-partition|ConnectCore 8X]] +  * [[#cc8x-partition|ConnectCore 8,9系列]] 
 <pane id="cc6ul-partition"> <pane id="cc6ul-partition">
 {{digi:arm-embedded:linux:dey:cc6ul-nand.png?500|}} {{digi:arm-embedded:linux:dey:cc6ul-nand.png?500|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