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digi:rf-wireless:xbee:zigbee:antai-debug [2021/06/28 16:08] robindigi:rf-wireless:xbee:zigbee:antai-debug [2021/07/07 13:36] (当前版本) – [20210701 log] robin
行 239: 行 239:
 结论: Network ACK Failure在测试环境实际上成功率约80%,如果关掉这个,可以减少重发的包,增强可靠性。\\  结论: Network ACK Failure在测试环境实际上成功率约80%,如果关掉这个,可以减少重发的包,增强可靠性。\\ 
 为什么会发生Network ACK Failure的情况呢,猜测是上行通的,下行ACK丢了,因为数据包用0x21,但ACK并没有实许source routing,为了验证这个,发10个keepalive,计算发送端router收到的keep alive确认包,如果确认包和实际发成功被协调器收的包数量一致,则确实是ACK发生丢包。 为什么会发生Network ACK Failure的情况呢,猜测是上行通的,下行ACK丢了,因为数据包用0x21,但ACK并没有实许source routing,为了验证这个,发10个keepalive,计算发送端router收到的keep alive确认包,如果确认包和实际发成功被协调器收的包数量一致,则确实是ACK发生丢包。
 +
 +不仅ACK丢,MTO也会丢,有时会长时间没收到MTO。
 +当network ack failure时,发送keepalive包大多要等1分~3分钟才收到响应包,也就是缓冲区满了,CTS拉高,所以协调器没有发送时机,**缓冲区是0x11独占的,还是0x21也要占用缓冲区?ACK呢,它是否也占缓冲区?**
 +考虑到现在节点是192个,数据量还是有点大:协调器每秒处理14.4个包,相当于69ms就有一个包要处理。
 +
  
 可能的改时:想办法让目标组在发送前收到MTO,看看有什么指令可以产生,ATDN?这个可能只能有路径不可用时产生,不够也许也有用。 可能的改时:想办法让目标组在发送前收到MTO,看看有什么指令可以产生,ATDN?这个可能只能有路径不可用时产生,不够也许也有用。
  
 +====20210701 log====
 +上午主要测试60/120 ,中午改为disale ACK, 测试61/120,51/100 稳定。\\
 +共191nodes \\
 +14:20改为41/80, 14:29记录15分钟 \\
 +
 +测试时间:14:29:07~14:44:37, 共15分30秒 =930S  \\
 +测得0xA1=5134  \\
 +0xA1(MTO_AR)=5*191=955  \\
 +实际0xA1=5134-955=4179  \\
 +RRI per second=4.49  \\
 +RRI per minute = 269  \\
 +估计没代表意义。30分钟再抓一次。  \\
 +
 +测试2:改后一小时
 +测试时间:15:26:08~15:41:08, 共15分 =900S  \\
 +测得0xA1=5207  \\
 +0xA1(MTO_AR)=5*191=955  \\
 +实际0xA1=5207-900=4307  \\
 +RRI per second=4.78  \\
 +RRI per minute = 287  \\
 +
 +RRI在上电半小时和1小时后,有些增幅,需要再测一次,如果趋势保持,说明稳态后没法消除协调器要发的数据大于能处理的数据,需要进行减少密集发送的行动,也就是增大间隔。 \\
 +
 +测试3:  注:有人到协调器边上和松讨论 \\
 +
 +测试时间:16:01:20~16:17:32, 共16分12秒 =972S  \\
 +测得0xA1=5556  \\
 +0xA1(MTO_AR)=5*191=955  \\
 +实际0xA1=5556-955=4601  \\
 +RRI per second=4.73  \\
 +RRI per minute = 284  \\
 +
 +
 +
 +**附:07-01测试结果**
 +
 +今天主要做了Disable ACK的测试,效果远好于默认开ACK的方式。考虑到你们昨天晚上有临时开一下ACK效果不佳的情况,很可能是种意外,可进一步观察。\\
 +测试的目标是观察RRI指标是否可以在某种调节模式下变好,也即RRI不会越来越差,这样CTS才有可能避免拉高。\\
 +
 +今天的测试结果和指标:\\
 +共191个节点,Disable ACK在35/50的指标下工作正常,也就是35秒心跳,50秒数据这个上报间隔。在40/80对RRI的抓取结果显示,其RRI每分钟个数为284,效果比之前好一倍。从数据上线率来看,在35/50上也是非常好的(和松一起观察,未记录)。
 +
 +
 +**抓包指标分析**
 +14:20改为41/80, 14:29记录15分钟 \\
 +测试时间:14:29:07~14:44:37, 共15分30秒 =930S  \\
 +测得0xA1=5134  \\
 +0xA1(MTO_AR)=5*191=955  \\
 +实际0xA1=5134-955=4179  \\
 +RRI per second=4.49  \\
 +RRI per minute = 269  \\
 +
 +**这个抓包在更改后不到10分钟开始,因此意义不大,过30分钟再抓一次。**  \\
 +
 +测试2:改后一小时\\
 +测试时间:15:26:08~15:41:08, 共15分 =900S  \\
 +测得0xA1=5207  \\
 +0xA1(MTO_AR)=5*191=955  \\
 +实际0xA1=5207-900=4307  \\
 +RRI per second=4.78  \\
 +RRI per minute = 287  \\
 +
 +RRI在上电半小时和1小时后,有些增幅,需要再测一次,如果趋势保持,说明稳态后没法消除协调器要发的数据大于能处理的数据,需要进行减少密集发送的行动,也就是增大间隔。 \\
 +
 +测试3:  注:有人到协调器边上和松讨论,可视为平时正常小干扰 \\
 +测试时间:16:01:20~16:17:32, 共16分12秒 =972S  \\
 +测得0xA1=5556  \\
 +0xA1(MTO_AR)=5*191=955  \\
 +实际0xA1=5556-955=4601  \\
 +RRI per second=4.73  \\
 +RRI per minute = 284  \\
 +
 +可见,在有外部小干扰时,RRI指标仍减少,也就是网络拥堵不会进一步恶化,流控CTS事件不会发生。